羊買賣引發的大變革
“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這是流傳甚廣的北朝樂府《敕勒歌》,歌唱了大草原的景色和游牧民族的生活。此時,則有了另一角度的理解,不僅是在廣闊的草原上,更多的人知道的是,這頭“牛”,便是蒙牛,這只“羊”,則是小肥羊。
小肥羊創業故事的傳奇色彩并不遜于蒙牛。同樣來自于內蒙古大草原的企業,同樣是1999年創立,同樣依托大草原的資源優勢創造了國人皆知的品牌:蒙牛、小肥羊,同樣為社會創造了驚人的財富,同樣產業鏈涵蓋近百萬人。

順勢而為,小肥羊肉業單飛創富
一頭牛能夠跑出火箭的速度,那么一只羊能否一飛沖天?很多人在研究這兩家來自內蒙古的企業為何能夠在短短的時間內創造商業奇跡,其中的一個分析是:順勢而為。對于這個勢,現在小肥羊又有了新的目標,小肥羊食品(前身為小肥羊肉業)在提出五年打造一家上市公司的消息出現時,各界紛紛說,這乃是大勢而為。這個大勢,在王占河來分析,便是現時市場形勢分析判斷的結果。
一份不沾小料涮羊肉的秘方使小肥羊進入了財富快車道,使近百家加盟商由此進入百萬富翁甚至千萬富翁行列,小肥羊的投資者及其員工同樣受益。小肥羊餐飲帝國之外,五年之內打造另一家上市公司的底氣何來?這一次,小肥羊食品的造富運動又將使多少幸運兒進入富翁行列?
小肥羊官網相關資料對于小肥羊肉業的描述似乎是無心插柳的舉措締造了另一個事業。資料聲稱,“當年小肥羊創始人張鋼意識到,未來羊肉資源競爭和品質將成為關鍵,就決定建立小肥羊肉業,主要為自家門店提供高品質羊肉。未曾想到,近兩三年,這家僅有兩個外部銷售人員的企業,2009年羊肉銷售業務竟達到近3億元,這無疑讓小肥羊集團看到了羊肉市場的巨大商機。”簡單的描述所傳遞的信息透露出決定因素的偶然性,但隨后五年將小肥羊肉業打造為上市公司的戰略規劃則盡顯霸氣。
從一個比較細微的改變可以忖度變化,現時的小肥羊食品提出的口號是“打造草原羊肉第一品牌”,而在此之前,則是“打造羊肉第一品牌”,差別之處就是獨特之處。小肥羊的高管充分意識到,擁有大草原天然牧場的資源優勢,則是市場競爭之利器,依托草原的資源優勢自然成為小肥羊食品實現目標的基礎。
而另一個現實則是中國國內羊肉仍需進口的尷尬。據統計局公開資料顯示,2009年國內羊肉產量約405萬噸,但市場需求旺盛的因素導致國內仍然每一年需進口羊肉1000多萬噸。中國目前羊肉市場進出口的比例為4:1,其中4的進口是澳大利亞、新西蘭高檔羊肉,1的出口是低檔的羊肉原料出口到中東國家。王占河說,“至于高檔賓館常用的羔羊肉、分割肉,幾乎全部靠進口,我國羊的存欄數占世界第1位,但我國人均羊肉占有量僅3.55公斤,遠遠趕不上發達國家水平,國內僅能滿足1/3左右。從羊肉價格走勢來看,近幾年我國羊肉價格始終保持穩中有升。2009年福建、廣州、海南等地的山羊肉有的賣到了40元/公斤以上,在北方地區也賣到了30元/公斤左右。
從新西蘭和澳大利亞進口高檔羊肉,國內羊肉供應不足的現狀預示著商機。


三大基地,重塑草原品牌國魂
“無論是豬肉還是雞肉都已經有很大的品牌占據,而羊肉在中國沒有第一大的品牌,可羊肉的市場在中國非常的大,預計年需求量是4000萬噸,按一噸400塊錢計算,可以說這個市場有1600億元的空間。”業內人士表示,“如果說原來的小肥羊肉業是餐飲的一個后方平臺,現在我們看到中國羊肉產業的空白之后,決定將小肥羊肉業進行重點發展。”
據悉,小肥羊肉業已構建起內蒙古三大羊源核心區的戰略布局,完成錫林郭勒、巴彥淖爾、呼倫貝爾三大基地建設,掌握內蒙古草原50%的屠宰份額。而2011年宣布獨立,已是明確表示其在未來有重大發展。
據相關資料顯示,被百勝收購的小肥羊餐飲一直是肉業最大的客戶,占到2011年總銷售額的30%左右,而對其他餐飲企業的供應大約為10%,可以說百勝就是小肥羊肉業最大的客戶。不論是否因為百勝收購帶來的“麻煩”,進行渠道升級,拓展小肥羊肉業對商超領域的供應量成了其發展的一個重點。
小肥羊肉業市場總監呂雅麗表示:“目前我們和南京麥德龍、深圳沃爾瑪、北京華潤萬家等都已經形成了緊密的合作,商超供應量這一部分在2011年占到總銷售額的30%。我們現在也在計劃要增加一些城市,加大對商超的投入,擴大這部分的覆蓋面,希望在3年內將這部分的占比提升到50%左右。”呂雅麗還表示,在對商超的投入上,小肥羊肉業仍然還是會和現歸屬百勝的小肥羊調味品業務有所合作,來進行羊肉和調味品的聯合促銷。
在小肥羊餐飲坐上中餐連鎖企業第一寶座的時候,小肥羊食品羽翼漸豐,如今已經脫離小肥羊餐飲集團獨自發展壯大。擁有良好的生產基地和品牌效應,在業內看來,小肥羊肉業已經成長為羊肉制品的領軍企業。
產品更名,“羊王”也要跑出火箭的速度
然而,無論是要繼續在該領域保持“領頭羊”的地位,還是要從“火鍋第一股”做到“羊肉第一股”,小肥羊肉業仍然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近期小肥羊肉業與先行品牌策略機構攜手完成了產品更名及升級工作,“羊王”將取代“小肥羊”成為全新的企業品牌和主打產品品牌的名稱。
中投顧問酒店餐飲行業研究員嚴明航認為,小肥羊肉業從事生態養殖、養殖業投資、羊產業精深加工、專利及高端產品研發、全渠道市場推廣,與小肥羊餐飲的聯盟關系體現在:小肥羊餐飲獲得了安全優質的肉制品,小肥羊食品則獲得了穩定龐大的銷售渠道,在肉制品競爭升級、食品安全和產業鏈上游問題頻發的背景之下,小肥羊食品和小肥羊餐飲組成了較為完整的產業鏈,提升了雙方的風險抵抗能力。然而“百勝收購小肥羊餐飲后,有可能重構小肥羊餐飲的供應鏈特別是冷鏈,對小肥羊食品的銷售渠道將造成一定的沖擊。”
有業內人士表示,小肥羊在原有餐飲體系之外的其他市場,目前仍然存在供應多元化、標準不一、品質參差不齊、品牌意識不強等問題,由于小肥羊肉業的主打產品仍以生鮮肉品為主,其他深加工類產品并不多,因此其影響力和市場份額仍會受到局限。
市場的散亂和行業的不規范也是其發展道路上的阻礙。在談到未來小肥羊肉業主要的發展時小肥羊除了要渠道升級,還要進行產品升級和產業升級,更要品牌升級。產業升級即要打造一個羊肉的產業鏈,而在這個方面所遇到的問題不僅僅是一家企業的問題,還是整體行業的不規范所造成的。
沒有一個領軍的品牌給小肥羊肉業帶來了進入這個市場的優勢,其帶來的競爭無序也成為了其不得不面臨的問題。
可以看到,10億元的目標僅僅是這個估值1600億元市場空間的千分之六,而要打開這個市場,并形成一定的競爭格局,不是小肥羊肉業一家可為之。
對于小肥羊肉業來說,從過去推測未來的結果使人獲知的信息則是:在未來10——20年,小肥羊的目標是開到3000家店,那么羊王肉業(原小肥羊肉業)作為唯一供應商就更是前景可觀。而市場的判斷的結果對于小肥羊食品五年內打造成為上市公司的過程,無疑更象是一場轟轟烈烈的造富運動,與此受益的,不僅是投資人、股東、公司員工、經銷商等等,數以萬計的普通農牧民與更多的普通人因此受益從而改變他們生活,才是造富運動創造最為廣益的結果。
一只羊的傳奇故事,將會由未來書寫。現如今談起小肥羊餐飲的林林種種時,人們不禁會豎起大拇指,贊嘆于創業者的睿智與果敢。相信若干年后的某一天,當人們置身于羊王肉業的商業帝國中時,也勢必會對時下這群敢于創新、敢于挑戰自我的人們贊不絕口,讓我們共同期待“羊王”書寫新的傳奇!